美國總統 Donald J. Trump,名字 的中譯名寫作「唐納.川普」,這是現在已經約定俗成刻畫入心的習慣。
不過呢,除了對岸大陸惡搞成「川建國」的荒謬名字以外,其實將川普改成「創璞」,除了發音更接近外,也非常符合他房地產大亨的形象。
因為在回淡水老家的路上,看到一堆新建案的名字都在比奢華感,才想到創璞這個名字,跟國內近年在推新房市時愛取的名字有異曲同工之妙。
Mizuc Travel
去探險,去感受,這個真實而獨特的世界。
迷走客的迷走故事,分享自助旅行中的探索與感動,從台灣夜市到日本溫泉,每一段旅程都充滿驚喜!
讓我們一起探索真實世界的獨特故事!
Mizuc Explore: Share the joy and discovery of solo travel, from Taiwan’s night markets to Japan’s hot springs—every journey is a new adventure!
Let’s Explore the Unique and Real World Through Stories!
美國總統 Donald J. Trump,名字 的中譯名寫作「唐納.川普」,這是現在已經約定俗成刻畫入心的習慣。
不過呢,除了對岸大陸惡搞成「川建國」的荒謬名字以外,其實將川普改成「創璞」,除了發音更接近外,也非常符合他房地產大亨的形象。
因為在回淡水老家的路上,看到一堆新建案的名字都在比奢華感,才想到創璞這個名字,跟國內近年在推新房市時愛取的名字有異曲同工之妙。
我這人,說好聽點是「言出法隨」,說難聽點就是個不折不扣的烏鴉嘴。
因為這張嘴實在太烏鴉了,隨著一次次事件應驗,我都覺得自己變得越來越謹言慎行,久而久之,整個人就像被按了靜音鍵,變得沉默寡言。別誤會,這可不是因為我突然愛上了文藝青年的孤僻氣質,而是為了世界和平(以及我自己的心臟健康)。
回想那些年,我的烏鴉嘴簡直像裝了預言外掛,屢試不爽。有回和朋友爬山,雲層翻滾,天色陰沉,我隨口一句:「感覺雷會打到我們旁邊。」話音剛落,轟隆一聲,一道閃電精準劈在不遠處的樹上,火花四濺,活像特效電影現場。朋友們瞪大眼,驚魂未定,我則在心裡默默暗誓:以後爬山絕不開口。
還有一次,在國外自助旅行時,趴在民宿窗台上,無聊地望著天空,剛好一架飛機劃過藍天,當時也不知怎麼地,腦子一抽,莫名脫口而出:「這飛機看起來不太穩,感覺會墜機。」當時還被身邊人笑話神經兮兮,結果隔天新聞頭條赫然報導——那架飛機真的出事了!我坐在電視前,手中咖啡杯差點沒拿穩,心想:我靠,這嘴威力是不是越來越大了?
諸如此類的事,數都數不清。每次我隨口一句「感覺不太妙」,現實就像聽到指令的忠實執行者,乖乖把我的「預言」兌現。朋友們從一開始的調侃,變成半信半疑,到現在只要我一開口,他們就齊刷刷投來「求你閉嘴」的眼神。我也很無奈啊,誰想當行走的災難預告機呢?只能在偶爾不小心「漏嘴」的時候,祈禱這次別又靈驗。
我大概是全中華民國臺澎金馬地區,最愛穿背心的男人了。
在一年四季的流浪旅途中,除了冬日裡必須賴以為生的厚重外套,我最離不開的,是一襲來自瑞典的 Fjällräven 北極狐背心(對,就是你很熟悉的那隻小狐狸,它在臺灣島上的知名度大多是包包)。而且一穿就是八年。
這件背心陪我走過無數城市與荒野,如今卻也破爛得像個流浪漢的行頭,滿是故事的磨痕。即便如此,我對它的依戀卻絲毫未減——因為,世上再無第二件背心,能與這隻「北極狐」比肩。
如果你經常收看最前線的戰地記者採訪,很可能就會看到這件記者背心(Reporter Lite Vest)的出現。因為它是世界上少數專為記者、攝影師和旅行者設計的功能背心,在材質的選用以及口袋的設計,都是專門針對第一線工作者的需求而設計。
八年前,我在淘寶以900元(新臺幣)的價格入手了一件北極狐背心,不過現在想想,那價格顯然是假貨無疑,而且多少有些裁縫上的錯誤以及超薄的布料。但那時候還沒看過正版也無從比較起,而且它的版型還是屌打世界上多數的背心。
如今,為了替換掉老舊的背心,才發現正版北極狐的記者背心(Reporter Vest)竟然動輒5500元,價格直直翻了六倍,讓人望而卻步。但是當我翻遍全球的線上商城,發現它的庫存卻越來越少,已經開始擔心萬一這款背心停產,我的迷走服裝風格該如何維持?
這已經不僅是一件衣物,更是我生活方式的延伸,一個承載記憶與實用的「移動基地」。
朋友常問我:「背心有什麼好穿?為什麼你出門非得套上它?」這問題聽來簡單,卻讓我不禁一笑,這似乎也是很多朋友都懷疑過的問題。
對我而言,背心不是單純的服飾,而是能讓我「一穿即走」的全能裝備。它的無數口袋就像一個小型倉庫,隨時為我的迷走人生待命。
我的北極狐背心,堪稱「生存裝備庫」。
一支筆、一把刀是隱藏起來備而不用的基本標配,束條、打火石、錢包、鑰匙、零錢、筆記本、購物袋、手電筒、口香糖,甚至一隻湯匙,這些日常與應急物品全部都能被我塞進背心的口袋裡。
誇張點說,丟我到荒島上,光靠這件背心,我大概也能靠著野外求生技巧和這些裝備活得有模有樣。
更別提它在全球自助旅行中的妙用。
出國時,護照隱藏在背心內袋,安全又低調;過海關時,我還曾把一顆相機鏡頭、三組電池全塞進口袋,硬是讓手提行李的重量「減肥」,免去地勤的盤查。背心的容量與機能,簡直就是我輩迷走旅人的神器。
坦白說,5500元的價格確實讓人肉痛。當年900元的「淘寶版」雖然便宜,卻少了正版那份耐用與細節的講究。
如今,北極狐背心的高價背後,是品牌的工藝與對戶外生活的深刻理解——從真正高級布料的獨家 G1000 材質的耐磨到口袋的巧思,每一處細節都在為「實用」服務。對我這樣一個視背心為生活一部分的迷走客來說,這不僅是件衣物,更是一種態度的象徵:「隨時準備,迎接未知。」
八年來,淘寶這件假貨見證了我的冒險與成長,儘管它已破舊不堪,我卻捨不得丟棄。因為每一道磨損,都是旅途的徽章;每一個口袋,都裝著未完的故事。或許,5500元的正版背心,終究會是我下一個旅程的起點。
後記
對我來說,北極狐記者背心(Reporter Vest)不只是 Fjällräven 的經典設計,更是迷走生活的縮影。它提醒我,無論身在何處,只要帶上這件「神物」,世界就在我的口袋裡。你呢?有沒有這樣一件物件,陪你走過歲月,成為你故事的一部分?
夜晚的直播間,對我這種不是在旅行路上就是在計劃下次要去哪旅行的迷走客來說,就像一扇通往陌生世界的窗。
某個晚上,我在 Skout 城市裡隨意地轉檯,想找個純聊天的節目當背景音,陪我感受這世界的邊邊角角,當作睡前的安眠曲。
結果,誤打誤撞進了一個光頭司機「草哥」的直播。他開著計程車,慢悠悠地講著載客故事,說認識了形形色色的人,甚至有女生回國後出錢請他出國玩,機票飯店全包。這話聽得我一愣,像是聽見了另一種世界的奇妙體驗,忍不住多看了兩眼。
就在這當口,意外來了。我一手撥頭髮,一手拿手機,聽得有點出神,右手大拇指冷不防「突」進右眼睛。對,就是眼球,結結實實挨了一下。我心裡嘀咕了句「MDFK…」,趕緊揉揉眼,感覺表面酸酸的,像被輕輕刮過。照鏡子檢查,沒紅沒腫,應該沒大礙。過了一小時,還是那樣,微微刺刺的,沒啥惡化。我心想,睡一覺應該能好吧?
還好我平常有修剪指甲的習慣,不然這一下,怕是得跑急診了。想想有點後怕,眼睛可是這世界給我的窗戶,少了它,怎麼去看路上那些真實又獨特的風景?
這事兒讓我想起唸書時的一段怪經歷。有回眼睛莫名流了血淚,紅得像電影裡的詭異畫面。我當時沒多想,睡一覺就沒事了,也沒找醫生看。如今想想,要是這事發生在梵蒂岡的廣場上,或是英國某個老城堡裡,說不定會被當成什麼奇聞,引來一堆好奇的眼光,還順勢成為了一名聖人。
旅行不僅是一場探索,更是一種生活態度。為了讓旅途中的點滴更具趣味,我們特別推出了一組全新的 LINE 貼圖——「迷走客旅行的日常打招呼」!這組表情貼圖專為熱愛自助旅行、隨性走跳的你而設計,讓你在聊天時也能傳遞滿滿的旅人氛圍。
「迷走客旅行的日常打招呼」LINE 貼圖已正式上線,快來下載,讓你的旅行精神在對話框里自由流動吧!
每次的自助旅行都是一次次有趣經歷的集合體,讓人體驗許多平常養尊處優日子中,不容易遭遇到的問題。
就好比在廉價旅館裡沒有洗衣機、沒有洗衣檯,那麼身上穿了整天的臭衣服該如何清潔?又或是忘記帶毛巾了又該怎麼洗澡?
那就,合在一起解決吧!👻
現在不少旅館為了節省成本,會打著環保名義,不再提供盥洗用品給住宿客使用,我們需要自己從家裡準備或是提前購置。
其實正確的作法,應該是由業者提供 2 套方案。需要洗漱用品的是一個價錢,自備的則是可以優惠多少錢。讓住客依照自身條件來決定要用哪一種方式。
偏偏有旅館就是愛一刀切,甚至道德綁架旅客。他們會正義凜然說一切都是為了北極熊,你要自己準備,似乎不準備就是你自己的錯。
但對於我們一咖背包流浪世界旅行的迷走客來說,在外頭的每一天最常做的,就是和各種意外打交道。
例如有一次,我把毛巾遺忘在上一間旅館,結果下一間要住便宜的背包客棧,這時候沒有毛巾洗漱該怎麼辦?尤其我又身處在南半球的無人森林裡時?
有一次住的旅舍,他們更是達到一個極致,不僅不提供洗漱用品,甚至洗手間裡連衛生紙都沒有。各種各樣超乎常識的狀況,總能在旅行途中遭遇到。
當然,你要是找得到櫃台人員,主動跟他們提出要求,或許還能現場找到備品給你使用,或是可以花錢購買。不過有時候過了 check in 時間後,想找人都不知道去哪找。或是工作人員兩手一攤,只說無法提供。
所以,今天就來用魔法對付魔法,在自助旅行時,克難式的洗澡兼洗衣服方式。當然,這也不是什麼正經作法,大家有個印象就好,哪一天需要用到時自然能快速跳出思考的巢臼。
其實答案說出來就很簡單,就是用白天穿的髒衣服來當毛巾使用!
倒也不是叫你拿內褲來用,畢竟心理層面的阻礙,我想會跟你第一次吃昆蟲料理差不多。
當你開始洗澡之前,先用腳踩的方式踩踏洗衣服,如同古早人在河邊用木板敲擊衣服是同樣意思。還省下用手揉搓衣服的力氣。
洗好濕答答的衣服不要硬扭乾,先放在旁邊架子上滴水。
等到洗完澡後,再用上衣(通常吸水性較好,材質較柔軟)來擦乾身體,然後再用熱水重新沖洗一下衣服後再擰乾,一套流程下來就完成了撈蛤仔兼洗褲。
由於是在洗澡的過程順便洗衣服,還可以奢侈地用熱水洗,去除油膩的功效更好,甚至不會被旅館老闆看到碎碎念。
一些天氣比較冷的地方,你在戶外的洗衣檯手洗衣物時,很可能還只有冷水頭,這時候用冷水洗衣服簡直就是地獄等級。
其實筆者還有一次更克難的經歷,在森林深處的青年旅社,連自來水都沒有接,只能用收集來的雨水洗澡順便洗衣服,都感覺自己在拍什麼好萊塢大片呢(甩頭髮)。
嘛,其實還有一個擦乾身體的方法,不過僅限夏天適合使用,就是跟狗一樣,用甩的(笑)。
今天不談旅行,我們來聊聊在手遊裡的虛擬世界旅行感悟。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由於出國旅行幾乎變成了不可能,筆者找了一款名為「三國志戰略版」的手機遊戲來打發時間。
隨著遊戲裡的盟友,一路爭戰討伐,也逐漸玩到了第6季。我不得不說,這款遊戲,真的只有前兩季(約五個月時間)比較好玩。第三季差不多算到頭了。
第一季,大多數玩家都是對遊戲還很陌生的萌新,雖然也有不少老玩家從頭來玩,但是大抵上,他們的 S 級武將跟我們免費仔其實差不了多少,所以不會出現遊戲一面倒的情形發生,更多的是一群人沒日沒夜地全體動員。
這一段時期也是最能讓人投入時間,學習遊戲的規則和控制機制,當然還有我最愛的如何找漏洞。
到了第二季,大家都比較懂怎麼玩後,才算是可以開始來一場刺激的各聯盟對抗戰,這時期可以說是最傷腦跟體力,也是最能獲得戰爭成就感的遊戲體驗。
雖然這時候已經有些人用神秘小卡刷了很多金珠(遊戲內儲值貨幣單位),但真正能湊齊滿紅武將還是不太容易,有些帳號的武將甚至會被官方鎖卡出不來。
而且重要的武器、防具、馬跟寶物等裝備,在第二季還不可能打造出來,所以有錢人跟免費仔的差距還不會太大。
我在這一季還能靠著調整參數、戰法跟控制兵種優勢,用白板號打贏滿紅大佬,甚至追殺他們滿地圖跑。那時候的成就感,大概也是玩三國志戰略版六季以來的最高峰。
然而,從第三季開始,我就不再建議一般人過度投入這款遊戲,包括時間和金錢了。
你可能會問為什麼,因為在這個階段,遊戲中的排行榜上,工作室已經開始明目張膽,毫不避諱的連續 24 小時,替那些有錢大佬爺們代打代玩。
你對抗的不再是一個玩家、一個帳號,而是一組工作室控制數個滿紅大佬的滿紅隊伍集團,你可以想成是人控的超級外掛。
更讓人奇怪的事情,官方似乎還挺為鼓勵這種工作室,甚至會主動幫忙宣傳。但是我們在第一季時,卻鮮少聽到這遊戲還有工作室,大概是怕嚇跑新玩家吧。
這些工作室為了賺錢,甚至還在代打的玩家自介上,毫不避諱寫著「工作室代玩,搶地請見諒。」等讓人白眼的荒誕詞彙 —— 你賺錢關我屁事。
其實花錢找工作室代替自己玩,好在遊戲中取得優勢,讓老闆可以隨時在遊戲裡體會大殺四方的感覺,這倒也沒什麼。
畢竟你那邊盟有大佬,我們這邊也有,最後還是要靠盟友的整體力量才有可能贏得遊戲最後的霸業。
隨著第四季、第五季乃至於第六季,大家武將都能搜集越來越齊,即便是我這種只買月卡的玩家,也還是搜集了不少好武將,理應是更具有遊戲體驗才對。
但情況卻是相反。玩到越後面,其實也會越無力。
那些滿紅大佬能一直取得遊戲商不斷釋出的全新武將跟頂級戰法,甚至還有難得一見,能讓特定武將變強好幾倍的武器技能,讓大佬原本就有的領先優勢,更是逐漸擴大到令白板號感到如鴻溝般的絕望,以我運氣還不錯的月卡玩家抽到的半紅隊伍,此時打大佬也已經非常吃力了,往往要疊好幾隊才能打掉他們的一隊。
而先前我提到的工作室,他們在遊戲內製造的弊病,此時也越來越嚴重。
這些工作室為了讓付錢的老闆滿意,會搜集許多小號到不同的盟裡掌握管理層,甚至跟其他工作室私下互相協調合作,一起阻止遊戲太過一方面傾斜,避免讓老闆們輸到不開心。
我已經好幾次遇到管理層在關鍵時間點,卻執著地做出明顯過於荒謬的決策,導致我方因為晚了半天,讓原本已經一敗塗地的敵人,又能重新站穩腳跟,繼續跟我們持續對抗。
這種情況下,一般玩家因為沒有足夠的發言權,即使已經一直提出警告,卻完全無法跟集團式作業的工作室競爭,遊戲的樂趣理所當然被徹底摧毀。有時甚至感覺自己在機械式的玩遊戲,聽從不明來歷的管理層逐一動作而已。
相比起來,第二季因為大家還是幼幼班,有意見提出來都能彼此幫忙,這時期的遊戲樂趣比起後面幾季來說簡直天差地遠。而且後期的管理層也是一直不斷輪換,你根本也無法知道到底誰是真玩家,誰又是工作室。
最後讓我直接從三國志戰略版手遊畢業的最大原因,除了工作室介入遊戲情況越來越嚴重,主要也是各盟之間的合作關係,反而讓這款遊戲失去了讓人遊玩的動機。
第五季時,我們山東盟跟隔壁河北盟合作,主要敵人的人數大約是我們的三到四倍。
而且即使是人數已經佔據優勢,他們還用盡了各種小手段,再加上西涼盟的背刺,卻出乎所有人意外,我們兩個小盟竟然還是真的拿下最後勝利,雖然犧牲了一些東西,甚至連出生洲都被打下來,但我們的主要戰略目標終究還是達成了,讓敵方盟氣得牙癢癢。
結果,季末的時候,我方管理層突然發一紙公告,說要跟敵人合作,所以要根據戰功平均調整兩邊玩家的結算獎勵。
???是在哈囉?
一開始就已經是不公平的遊戲,我們付出數倍的努力才拿下勝利,結果你們自己在那邊很開心地說決定要跟對方分享?
講白點,就是那些工作室又完成了一季任務,所以找個理由,好把霸業獎勵送給輸方的滿紅大佬罷了。
雖然我的戰功有資格拿到霸業,卻不爽到直接下匪。
你為了讓敵方的老闆滿意,把我們一群人努力的過程當成什麼?把敵人在佔據優勢時,對我們的冷嘲熱諷當成褒獎鼓勵嗎?
那些辛苦做後勤工作的人,在管理層跟工作室眼裡跟個屁一樣。滿紅大佬什麼都不用做,只要一直站最前面,靠著隊伍優勢賺戰功就好了。
我知道很多原本稍微有資格拿到霸業的小玩家,一下子就被分配去拿次級品,也是一樣不爽。
最荒謬的是我們很多玩家,都是直到最後時間才被這樣告知。你奶奶個熊早點說,我們也全跑去前線賺戰功。誰跟你浪費時間在守著大後方的基礎,以及滿地圖跑來跑去進行防禦。
講白了,他們認為只有滿紅大佬才有資格拿霸業,其他玩家都只是他們的墊腳石。
這樣的情況讓我感到非常無奈和失落,也讓我對這款遊戲原本就因為工作室破壞遊戲公平性產生了更深的不信任感。
我乾脆直接把帳號拿去送給盟友,並且用手指點兩下,把遊戲程式從手機裡直接移除。
原本以為這會是一個困難的決定,畢竟我不是因為生氣憤怒而移除遊戲,只是因為對遊戲品質的劣化感到無奈。但是當我真的移除,我像是瞬間重獲自由,開始享受生活中其他美好的事物。
你最喜歡觀看和從事的運動是什麼?
最近因為日本的《灌籃高手》動畫電影上映,周遭朋友聊的都是青春回憶。不過或許是自小對籃球就沒什麼感覺(有次中場投籃,10球進了7球),所以這套漫畫對我來說,只是一套普通看過的作品。
真要說的話,跟它同期的另一套漫畫《足球好小子》,才是更能激發我青春熱情的巨作啊(雖然對很多人來說大概很冷門)。
在我心目中,足球是球類運動裡的國王,皇后是網球。但打小沒什麼場合可以正式踢過足球的我,即使是自己最喜歡的球類運動,也只能轉化成自己最喜歡觀看的運動了。
倒是網球在學生時代接觸後,簡直是驚為天人的有趣,沈迷在裡頭好一陣子。連暑假正中午,都能在暑修結束後,一個人揹著球具就跑去球場對牆練習,還可以想著法子變換各種花式訓練技巧。
雖然我因為討厭參加(學長把學妹)社團,也沒跟著學長們參加過正式比賽,不過好歹可以跟大專盃第七名的選手打的互有輸贏,所以還是算有些基礎。
記得當時最大的中二幻想,就是帶著球拍流浪去英國,偷偷參加溫布頓網球公開賽(可現場報名)。
對於喜歡英式文化的人,其實我真心覺得學好網球🎾,也能成為一個旅行者的社交工具。
在迷走自己的經驗中,已經有許多次在英系國家旅行時,有機會跟當地人切磋幾場網球,透過網球運動可以很快地拉近彼此的距離喔!
如果你可以自由選擇,打造一個專門閱讀和寫作的完美空間。 這個空間會是什麼樣子?
如果我擁有一個專門用來閱讀和寫作的空間,它將會是一個25平方米地坪的立方體獨立建築。
空間內的四面牆壁,使用原始純粹的清水模建築,不需要過多的裝飾。
地面架高,鋪設樸質溫潤的原木厚實地板。地板採用模組設計,底部隱藏著一格格書架,可以向上電動抬升到地面上。地下空間有獨立的乾燥系統,保護書本的壽命。
書架上的每一本都透過電腦建檔,讓我可以輕鬆快速的找到想看的選書。
天花板使用可手動調節明暗的強化玻璃,直接的透空設計,讓陽光可以隨時間與季節變化,在室內的牆面上繪製光陰。
正前方的牆面上安裝著巨大落地窗,從室內往外看,會有層層重疊的金黃色沙灘以及湛藍海洋,在遠方湛藍色的海天一色下,被陽光反射著瑤光灼灼。
整個室內空間不需要過多的傢俱,只要在正中央擺一張舒適的單人沙發。連桌子都不需要,如果需要檯面時,只要讓地板書櫃伸上到想要的高度,就是一張桌子。
在側邊靠牆處有一套獨立的中央流理臺,除了冷熱水槽跟小冰箱外,還提供各式各樣的咖啡沖泡器材,讓我能隨心情沖泡想喝的飲品。
旅館,作為一個在夜晚裡提供安全房間和乾淨、舒適軟床的商業場所,相信是每一個旅行者出門在外最在意的環節之一。
喜愛自助旅行的人應該或多或少都經歷過,在條件實在不允許的情況下,沒辦法事先預訂旅館,只能等親自到了當地,才開始挨家挨戶尋找當晚的住宿地方。
甚至更狼狽一點,還只找得到一晚床位,隔天想要繼續住在當地,只能再一家家的重新找過。有時候在真的完全找不到床位的情況下,網咖或是公園角落都可能是個選項。
我有一次就是到了當地才找旅館的時候,發生一件讓人哭笑不得的事情。
當時去到一個人煙稀少,比較落後的城市。從以往經驗來看,無論是落後還是先進的地區,在地車站的前後街道,多少會有幾間不同等級的旅館,大門敞開,等待著過路客。
那一天,我在車站附近,很快就找到一間外觀頗有年代感的老旅社。從貼了幾張似乎跟旅館同年齡海報的玻璃窗看進去,櫃檯人員卻是讓人意外的年輕,似乎也很友善的模樣,感覺應該不會是個雷包。
但是,就在進門開口詢問是否還有房間的時候,櫃台小姐只是看了看我,連查看空房的動作都沒有,就活生生地拒絕我打算入住的渴望。
我下意識打量起了自己的衣著,暗道今天看起來還挺正常,起碼沒有像前幾天,穿著破破爛爛跟個流浪漢在野外的模樣啊。
甚至覺得身上有一兩樣配件,起碼也算是精緻的名牌貨,怎麼就被直接拒絕了?這樣的經歷讓我感到了一絲困惑。
不過很快地,我就從櫃檯小姐溫和的口氣中,知道了真正原因。
她說:「我們這間旅館服務的對象比較……多是在地人,衛生環境跟設備比較……不適合你,我介紹你去另外一家旅館好了,離這邊也沒有多遠。」
從她帶著些許曖昧的口吻,讓我當下的腦袋裡快速飛過很多綺麗的畫面,似乎能想像到幾個單身漢悄悄走進旅館,給了櫃檯小姐一個神秘的微笑後,獨自走上樓的場景。
於是我也帶著神秘的微笑,跟櫃台小姐問到了附近旅館的位置後,清爽地走出那個不屬於我的宇宙繼起之生命的小天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