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旅行指南

迷走客的旅行指南,為你提供自助旅行的實用建議,從打包技巧到安全注意事項,助你輕鬆探索世界!

Mizuc’s Travel Guide: Practical tips for solo travelers, from packing hacks to safety advice, helping you explore the world with ease!

  • 日本購物陷阱揭秘:電子產品天價讓你秒變冤大頭!

    日本購物陷阱揭秘:電子產品天價讓你秒變冤大頭!

    作為一個熱衷旅遊與攝影的迷走客,日本對我來說就像一場視覺盛宴:東京的閃爍霓虹、京都的古剎清幽、北海道的雪山連綿,每一景都讓我忍不住想按下快門,永久珍藏。

    然而,這次在東京秋葉原的電子賣場(記得是 BicCamera),臨時尋找 SD 記憶卡的經歷,卻讓我撞上了一場錢包與理智的硬仗——日本電子產品價格貴得離譜,簡直像走進了高級精品店!

    這趟經驗讓我徹底打破「日本電子產品又好又便宜」的迷思,也提醒所有旅人:想在日本買電子產品,當心秒變冤大頭!

    賣場初體驗:SD卡價格嚇到變雙眼皮

    那天,我揹著相機,興沖沖地走進秋葉原一家燈光明亮的電子賣場,打算為旅途添購一張 32GB SD 記憶卡。

    身為一個從小到大,對日本科技抱有「高質低價」幻想的旅人,我一開始以為這會是一場划算的購物之旅。

    然而,當我看到價格標籤時,瞬間傻眼。一張32GB的SD卡,標價5480日圓,換算台幣約1500元!旁邊的16GB要3380日圓,64GB更高達9880日圓。這價格,簡直比在臺灣吃一頓高級壽司還誇張!

    為了確認自己沒眼花,我連忙掏出手機,連上台灣的網購平台(MOMO蝦皮),一查之下,同規格的32GB SD卡只要1100到1200元台幣,價格幾乎是日本的三分之二。這差距也太離譜了吧?1500元的SD卡,真的有那麼「高級」嗎?

    規格的真相:貴得不一定好

    為了搞清楚這價格差異的根源,我以SD卡為例,開始研究規格。賣場裡的SD卡多標示讀寫速度為80MB/s,屬於中階規格(通常是UHS-I U1或Class 10),適合一般攝影或錄製1080p影片。對我這種喜歡隨手拍風景、偶爾錄4K短片的旅人來說,80MB/s確實夠用。

    但問題來了,我在台灣網購看到的SD卡,不僅同樣達到80MB/s,甚至有90MB/s或100MB/s的選擇,價格卻只要日本的一半。更誇張的是,日本賣場的多數SD卡技術規格偏老舊,卻賣得像頂級貨。

    進一步查資料,我發現電子產品的價格除了與規格有關,還受到品牌溢價、進口關稅和市場定位的影響。像SD卡這種小配件(包括SanDisk、Samsung等大牌),多數在中國大陸或東南亞組裝,全球品質一致,但日本的實體店面因高昂的營運成本,價格硬是被拉高。

    這種現象不只限於SD卡,手機配件、充電器,甚至部分相機鏡頭,在日本的價格也往往比台灣貴上20%-50%。相較之下,中華民國的電商市場競爭激烈,價格親民許多。這讓我忍不住吐槽:同樣的東西,憑什麼在日本賣得像奢侈品?

    Amazon.jp 的救贖與賣場的真相

    不甘心當冤大頭的我,決定另尋出路。當晚回到飯店,我打開日本的Amazon(亞馬遜),輸入同款32GB SD卡的型號,發現價格只要4000日圓左右,比賣場便宜了近25%!線上平台因為省去了店面租金和人工成本,價格確實更具競爭力。許多日本當地人自己其實也推薦在Amazon或樂天市場購買電子產品,還能選擇送到便利商店或飯店,省錢又方便。

    這次經歷讓我對日本的電子賣場有了全新認識。賣場的氛圍確實迷人——琳琅滿目的商品、專業的店員、充滿科技感的試用區——但這些「體驗」真的值得多花幾千日圓嗎?我開始懷疑。尤其像SD卡、充電線這類標準化產品,全球規格統一,實在沒必要為「店面服務」買單。

    更重要的是,日本的電子產品並非樣樣都比台灣便宜,甚至可以說是樣樣比台灣都貴。SD卡只是冰山一角,許多配件和小型電子產品的價格都可能讓你瞠目結舌。

    迷走客的省錢攻略:日本買電子產品必知

    這場SD卡價格風波雖然讓我小小受挫,卻也讓我學到不少實用的購物訣竅。旅行不只是看風景、吃美食,更是探索當地市場、學會精打細算的過程。

    為了讓想去日本買電子產品的旅人避開冤大頭陷阱,我整理了幾個省錢Tips:

    1. 出發前備妥裝備:在台灣的網購平台(如蝦皮、momo、迷走道具屋)提前買好SD卡、充電器等配件,價格通常比日本實體店便宜30%-50%。
    2. 優先選日本電商:如果在日本臨時需要購買,試試amazon.jp或樂天市場,價格更透明,還能省下店面服務費,直接送貨到旅館或是指定便利商店。
    3. 確認規格需求:根據需求選擇合適的產品規格。比如,拍4K影片的SD卡建議選UHS-I U3或V30以上,普通攝影則80MB/s足以;充電器則注意支援的瓦數和相容性。
    4. 抓住折扣時機:日本的電子賣場在特定節日(如新年、黃金週)或店慶時會有促銷,記得多比較價格。
    5. 檢查保固與正品:日本的電子產品雖貴,但通常附有當地保固,購買時確認是否為正品,並保留收據以備不時之需。

    結語:旅途中的精明學問

    這趟日本之旅,電子產品的價格雖然讓我一度懷疑人生,卻也為我的迷走故事添了一筆趣味。每個國家的市場都有它的邏輯,作為旅人,學會比較和適應,才能讓旅途更輕鬆省心。下次再來日本,我會帶著滿滿的配件(和更精明的購物策略),專心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美景。

    你有沒有在日本或其他國家買電子產品被價格嚇到的經驗?或者有什麼獨門省錢妙招?快來分享你的迷走故事,讓我們一起變成更聰明的旅人吧!

  • 迷走客的臺灣環島旅行地圖(持續更新)

    迷走客的臺灣環島旅行地圖(持續更新)

    迷走客的臺灣環島旅行地圖》是我第一次嘗試用 Google Map 記錄曾經踏足過的旅遊景點,利用科技輔助旅行,能有更好的回憶(花時間編輯就有點麻煩)。

    從過去以來不管是自己一個人,或是與三五好友,或是與整班同學的遊覽車之旅,算下來也已經在臺灣這個大島上繞過好幾十圈。

    只要有旅行,就會有笑話腦,似乎成了一種鐵律。

    像是為了趕時間,不小心在國道上行駛到時速200多公里,或是一天開車來回墾丁跟淡水(還順便跑去四重溪泡溫泉 ﹁_﹁)等狀況 —— 看起來都是不太好的示範。

    如果你對地圖上標記的任何旅遊景點有興趣或是任何疑惑,歡迎在下面留言欄位提問,我一定就我知道的盡力回答,希望大家都能好好一起來繞我們的國家領土啊。

    迷走客的中華民國旅行地圖

    備註:因為文章寫完後幾年,迷走又將旅行範圍擴及澎湖群島、金門群島以及馬祖列島等地,因此將地圖重新正名為中華民國旅行地圖,以符合正確地名標示。

    迷走地圖後記

    幾天來憑記憶將過去在臺灣島、澎湖群島和金門群島上,旅遊、玩耍、迷路過的地點,逐一的標記在 Google 地圖上。

    不過迷走發現,當記錄在 Google Map 中的地點過多時,Google 會自動分頁,變成一張地圖上只能顯示一頁的地點資料,結果就發生好幾次一個地點重複記錄兩三次的糗事。如果要重新檢查資料又很煩人,Google Map 還沒有提供方便整理的工具。所以為了避免重複標記的失誤,先讓我去找找看有什麼辦法可以解決這種問題。(新版 Google Map 已改善此問題。)

    目前標記的地點由於越來越瑣碎的關係,主要以印象比較深刻的景點為主。

    至於那些晃晃就走人或是迷路經過之類地點(我很愛迷路 ^///^),因為沒印象或忘記,之後可能也就補不齊了。

    迷走,一旦上了癮,就很難停下來啊,與大家共勉之(咦)。

    真要說有什麼讓我困擾的,其實從地圖也能看得出來,就是南投、彰化、雲林、嘉義、台南與高雄幾個地區幾乎與我絕緣。

    迷走台南

    台南還好,為了載人也去過兩三次,順便玩了幾個比較知名景點。

    迷走嘉義、南投

    嘉義跟南投是玩過阿里山區(參見:臺灣玉山 3953.8 公尺雲端上的登山邂逅),所以就當有經過吧。而且有段時間常去南投的集集跟女友約會,倒也把那附近給逛了個遍。

    迷走彰化、雲林

    彰化跟雲林雖然多少去過,但都不在我自己規劃的旅行中,所以對於地區的印象沒有目的地景點來得強。

    其中雲林又比彰化來得更沒有印象,只記得有一次在高速公路上才發現燃油不足時,有特別下去尋找加油站(結果找半天還找不到)。

    迷走高雄

    我會寫這一段的重點其實是高雄,我雖然去過三次,但是第一次是從屏東市進入高雄,打算找高速公路離開時,在高雄迷路將近一個小時。

    第二次是在岡山發生小車禍(參見《車禍紀錄: 在高雄的高速公路上發生車禍事件的紀錄》),對方肇事逃逸,所以我跟謝宗祥跑去岡山的第五公路警察大隊做筆錄。

    第三次其實就是第二次的遺毒,我一個人搭國道客運下去好跟肇事逃逸的人對質,結果我被警察晾在大廳空等兩三個小時,但是對方沒來。(高雄警察別欺負天龍國人啊。)

  • 紐西蘭🇳🇿法蘭茲約瑟夫冰川 Franz Josef Glacier 健行路線

    紐西蘭🇳🇿法蘭茲約瑟夫冰川 Franz Josef Glacier 健行路線

    有一年的夏天,迷走旅行到了紐西蘭南島西南海岸(The West Coast, South Island of New Zealand),搭著國道客運「Intercity」來到一處以攀登冰川(Glacier)為賣點的知名山間小鎮「法蘭茲約瑟夫」(Franz Josef / Waiau)。

    法蘭茲約瑟夫位於南島的西南海岸公路國道六號上,離南太平洋的大海仍有一段距離,不像台灣島的海岸公路總是沿著海岸線而鋪設,這和南方受到嚴酷氣候影響產生的破碎地形有關。

    所以這座小鎮沒有陽光沙灘可以讓穿著比基尼的正妹揮汗汗奔跑,有的只是沿著海岸線連綿不絕的巍巍大山與茂密叢林。

    就算真有人做了一小片沙灘,也絕對不會人想玩!畢竟附近一座大冰山加上從南極吹來的南極風,就算是夏天也會讓你冷到發抖。

    幸好小鎮的一邊靠山,還有一座批覆「法蘭士·約瑟夫冰川(Franz Josef Glacier)的冷峻大山,想當然耳,這座小鎮大部分商業活動就是靠觀光財起家。

    話雖如此,每年活動最熱絡的時節,大概也只有夏天了吧,那是一塊春秋冬都會冷到讓你靠腰連連,只有專業探險家才會想去的土地。其實就連夏天走在戶外,身子骨較薄的人還是會被冷到得穿著全副武裝。

    一般人要從法蘭茲約瑟夫(Franz Josef)小鎮前往藏在山裡的冰川,可以選擇自行開車,尋找商業攀登團,或是搭直升機等方式,其中當地又以商業登山團為大宗,許多人來到這裡都會像一群小雞一樣被專業教練拎上冰川。

    但是像迷走這種旅行者,總是習慣靠自己的雙腿移動,這次當然也不例外(就是想省錢而已)。

    不過這只是表面原因,至於實際原因就說來話長,而且牽連甚廣,所以請海涵迷走這邊先跳過,以後會在紐西蘭相關作品中提到。

    當迷走在號稱紐西蘭最高等五星級的青年旅舍「YHA Franz Josef 」安置好行李,開始閒晃小鎮裡錯綜複雜的街景時,意外發現無人探訪的小鎮一角存在一面灰色石牆,石牆上刻劃有當地小鎮以及周圍景點的地圖指示。

    其實這很平常,就像台北捷運外頭的地圖,或是陽明山二子坪登山口處的登山地圖罷了。只是約瑟夫這面石牆已經被荒煙蔓草給吞沒,而且年代久遠,所以在這處濕度值終年超標的小鎮裡,石牆上已經鋪滿了一層厚厚的綠絨地毯。

    原本前往大山冰川入口的最佳方式,是開車沿著法蘭茲約瑟夫小鎮外的唯一一條六號高速公路(類似台灣海岸的台 11 省道,只是這一條瞧著不大的路竟然是紐西蘭的高速公路,而且還是雙向單線道)往南方移動,再從大山的聯絡道切入,這也是汽車行駛的唯一路線。

    但是迷走在這堵不知年月的石牆地圖上,發現另一條用細細虛線標出來的秘徑,一條連 Google Map 都未標示的私房路線。

    仔細研究這面老地圖,迷走發現法蘭茲約瑟夫小鎮後方鄰接山腳的地方有一個隱藏入口。只要找到入口走進去,循著森林裡的山腳路徑而行,就是一條只有當地人才知道的叢林小徑。

    在這條叢林小徑中走過一段不算短的距離後,最終目的地就會接到大山的登山口。

    迷走第一眼看到這條秘徑指示,只覺得像極了角色扮演遊戲(英語:Role-Playing Game,簡稱RPG),每個小鎮後方總有另一張地圖可以打怪升級、拿寶物一樣,讓人對這種神秘感到興奮。(宅)

    由於這條秘徑的資訊標示的不清楚,所以實際距離與地形複雜度,其實一開始都無法確實掌握,嚴格來說並不是一個好的示範。

    不過迷走一貫的態度就是,往前走就對了!就算不了解山,但只要了解自己,那總會抵達想去的地方(大不了就是撤退)。

    於是隔天清晨在享受完早餐後,便一個人踏入這個顯得有些陰暗的秘徑入口。

    讓人意外的是這條秘徑路跡其實相當清晰,溫和不濕軟的泥土踏起也非常舒適,雖然走在森林裡顯得有些陰暗,卻也不像亞熱帶國家的叢林裡充滿生命的腐敗味道,整段秘徑走起來算是相當輕鬆。

    要說比較困難的地形,大概只有一處得用到雙手稍微攀下河床,再從河床高繞回山上,或是有些泥地積水得繞過而行罷了。

    說這條登山小路是秘徑真的是不為過,不僅入口處隱密的藏在小鎮最後方,整條路上連一隻小貓小狗都沒能見著,漂亮的鳥與昆蟲倒是出現不少,走在這條林間小徑是非常舒服的體驗。

    順帶一提,回程時因為沒有大眾交通工具,所以你只能選擇沿著原路回去,或是沿著車道接往外頭的國道六號高速公路再漫步走回小鎮,當然了,你也可以學迷走,舉手攔車找到願意載你一程的好心司機(不要到國道才攔,要在停車場跟高速公路間的聯絡道中間找機會攔車)。

    嘛,通常只要你願意大膽攔車,在那種情境下是很容易攔到正常人的車,不用擔心美國公路的恐怖電影情節發生在自己身上。

    下次你們有機會也旅行到「法蘭茲約瑟夫」(Franz Josef / Waiau)小鎮,而且沒打算跟登山團,還有一個空閒半日可以自由運用的話,迷走推薦可以試著走上這一段山間秘境,肯定能讓你留下有趣的回憶。

    備註:去年(民國109)4月聽到回台灣探親的紐西蘭華僑說起,由於全球暖化影響,南島冰川已經融化消失了,讓人感到無限唏噓啊。

    延伸閱讀

    1. 森林裏拍鳥的金髮大男孩丨紐西蘭南島
    2. 我被3個年輕金髮美女吃醋白眼屁股擠丨紐西蘭 New Zealand
  • 日本沖繩世界(玉泉洞、王國村)旅遊體驗與門票

    日本沖繩世界(玉泉洞、王國村)旅遊體驗與門票

    位於日本沖繩群島南部的大型主題公園「沖繩世界(王國村(又稱文化王國,琉球王國城下町)、玉泉洞)」(Okinawa world Bunkaokoku Gyokusendo,或稱 Okinawa world Culture Kingdom, Yu-Quan Stalactites Cave),是許多訪日遊客拜訪日本國境之南必去的觀光旅遊景點。

    沖繩世界

    沖繩世界[1]位於南部的南城市,距離那霸機場約18公里,開車約需30分鐘左右。不想開車也可選擇市內公車搭乘,平日搭乘乘客不多,不用擔心會沒有位子可坐。

    在日本的南國海島上悠哉隨著公車在路面起伏,沿路靜瑟的海島風光本身就是一品。

    下面圖一和圖二就是沖繩世界的門票正面和反面,留存影像下來,以後想起這些旅遊體驗也是有趣的回憶念想。

    玉泉洞

    沖繩世界最知名的景點莫過於鐘乳石洞「玉泉洞」,全長超過5000公尺(平常開放區域僅有890公尺),是日本國境內首屈一指的大規模鐘乳石洞窟,夏天時甚至有秘密行程可以跟隨專家探訪未開放區域(需報名預約[2])。

    因為迷走實在太喜歡洞穴探險的感覺,自己跑去三次都是衝著這個地底洞穴。(另外位於日本宇都宮市的大谷石地下採掘場跡也是一絕,喜歡地底世界的人,有機會一定要去一次看看。)

    王國村

    沖繩世界王國村(琉球王國城下町)園區內每天會有數場沖繩傳統舞蹈表演,迷走非常推薦一定要空出時間來看!雖然聽不懂日語介紹和曲詞,但是激情高昂的動聽歌聲與動感澎湃的舞蹈動作絕對可以讓你體驗到一種歡愉的感動。

    另外園區還有從沖繩各地移建而來超過百年歲月的古民家,還原古代琉球王國城下町區域的實際生活景象,已被政府登錄為國家登錄有形文化財產。喜愛傳統建築文化的人也是千萬不要錯過,甚至可以遙想琉球和古中國互相往來並形成一個國家文明進步的歷史脈絡。

    例如琉球四大士族之一的久米士族就是在明朝時代,由中國福建移居過去的閩南三十六姓所組成,琉球五偉人中的兩位也是出自這些閩人。

    這些古民家還有眾多體驗活動可以參加,例如提供琉球傳統服飾拍照印相,傳統紅型繪染(版畫染)、藍染,彩繪石灰沖繩風獅爺等等。適合各種年齡層大小朋友一起參與同樂喔。

    沖繩世界園區資訊

    設施名稱沖繩世界(文化王國、玉泉洞)
    地址日本國沖繩縣南城市玉城字前川1336 
    MAPCODE232 495 333*86
    營業時間早上9點至下午6點(最後入場時間:下午5點)
    門票費用「玉泉洞+琉球王國城下町(王國村)+毒蛇博物館公園套票」:成人1,700日圓、兒童850日圓
    「玉泉洞+琉球王國城下町(王國村)」:成人1,300日圓、兒童650日圓
    「毒蛇博物館公園」:成人650日圓、兒童330日圓
    如果想要玩遍沖繩世界的所有設施,請購買「套票」
    ※兒童乃指4歲至國中生,高中生以成人費用計算。
    聯絡電話098-949-7421(無提供中文服務)
    停車場免費

    交通資訊

    開車自駕

    由那霸市區,利用高速公路,於南風原南IC下交流道後,行經國道507號線接縣道131號線。

    搭乘大眾運輸工具

    那霸巴士總站(從沖繩都市單軌電車Yui-rail旭橋站徒步3分鐘)搭乘琉球巴士54號(前川線)或是83號(玉泉洞線)於「玉泉洞前」下車。

    延伸閱讀

    1. 沖繩世界(文化王國、玉泉洞)中文官方網站
    2. 夏季限定:玉泉洞洞窟探險預約網站(日文)
    3. 沖繩民謠、吶喊「IYASASA(いやささ)」日文有何含義?
  • 一個人旅行背包必帶物品:刀械篇

    一個人旅行背包必帶物品:刀械篇

    刀具,是迷走非常推薦一定要在自助旅行中攜帶的工具,雖然迷走愛用的直刀不適合每個人,但是輕便好收藏攜帶的折疊刀或是新手好入門的瑞士刀,都可以在旅行過程中發揮作用,尤其在一個人旅行時更有你在家裡絕對意想不到的幫助。

    先等一下,迷走可不是叫你遇到壞人就拿起不熟悉的刀在那邊亂揮哦,萬一扎到自己就不好了,萬萬一扎到壞人讓對方爆氣就更糟了,最淒慘的下場可能是整個人被列為國際失蹤名單。

    如果你人真的不幸在國外誤入險地,可以參考《旅行小白兔誤闖大野狼(貧民窟、暗巷)的脫困方法》這篇文章,迴避危機總比製造危險來得好。

    刀具在旅行過程中的好處不勝枚舉,例如迷走在紐西蘭(New Zealand)自助旅行時,入住一間YHA青年旅舍,下午和幾位剛認識的外國小女生跑到庭院裡遊憩玩樂。

    玩羽毛球時,有個日本小女孩的手指頭意外被老舊木柄上的木刺扎到,那種很不爽的痛相信大家都曉得,迷走當場就從口袋取出多用途瑞士刀,用內附的不銹鋼夾子很輕鬆地將木刺取出,迎來大夥一陣陣崇拜的目光關注(自我感覺良好)。

    或者之前在《台鐵火車上靠實力單身的真男人》這篇文章裡,也提到用刀子解救肚子餓女同學的故事。這些都還是隨身攜帶刀具帶給他人的好處,對自己好用的實績更是不勝枚舉了,就算說是一刀在手天下我走也不為過。

    不過要注意,刀械在許多國家也不是能夠隨身攜帶的物品。例如鄰近日本國就法律規定若無正當理由不得在身上攜帶刀具(只要刀刃長超過6公分,就違反輕犯罪法的罪行)。即便是允許私人合法擁有槍枝的泰國當然也不會沒有限制。

    另外美國是一個更趣味(?)的地方,各州規定都不一樣,甚至在Colorado還只規定刃長超過89mm的不能隱蔽攜帶,等於沒限制帶刀,但是你得讓大家都看見,不曉得是否理解有誤(笑)。

    還有在中國大陸攜帶刀具也是一門學問,雖然可以帶著刀自由進出機場,但是要轉乘其他交通工具就可能遇到麻煩。例如迷走有一次帶著摺疊刀要去搭乘動車(也就是臺灣省上的高鐵),沒想到在大門入口處就有金屬探測器和X光機伺候,只能當場在臭臉女公安面前乖乖從褲子口袋掏出我大學時期親自挑選購買的第一把愛刀。

    反觀中華民國槍砲彈藥刀械管制條例,雖然第十五條規定未經許可非法攜帶刀械可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但那指的也只是管制刀械(例如武士刀、手杖刀、鴛鴦刀、手指虎、扁鑽、匕首等),相比起來在國內攜帶刀具輕鬆許多。

  • 旅行小白兔誤闖大野狼(貧民窟、暗巷)的脫困方法

    旅行小白兔誤闖大野狼(貧民窟、暗巷)的脫困方法

    到了人生地不熟的國外旅行,尤其是背包客一個人的自助旅行,走著走著很容易就迷路,誤闖令人心跳加速的危險暗巷與貧民窟。

    迷走會特別拿貧民窟出來舉例,倒不是因為他們一定就是高犯罪率或環境惡劣之類,而是因為迷走的旅行習慣,經常導致自己誤闖。

    當小白兔誤入危險叢林,你會瞬間背脊發涼,打從心底深刻瞭解,這塊土地不是自己該來的地方,那是其他種族長久居住的私人領地,不是遊客該去的觀光場所(有特別目的的例外)。

    迷走如果闖入這種禁地般存在的土地,通常會保持該有的禮貌與低調,不做出侵入性的外顯行為(譬如開心的拿相機亂拍),還會提高心理警戒狀態,不隨便停下來整理口袋和背包。

    眼神不要隨便飄移,偶爾可以直盯著路人,但是不要超過三秒。最重要的要裝著像是有一個明確目的地,明確輕快地往前直行。

    同時要迅速判斷路線撤離這個區塊,不會傻傻沿著陌生道路一直走,否則很可能會把路越走越小,越闖越深入。

    如此一來,當對方還在評估「這傢伙是什麼人」時,我已經從他們眼前消失了。

    尤其雖然是自己迷路,嘴形一定要掛著一抹神秘微笑。眼神要偶爾飄出一點殺氣,氣勢千萬不能顯弱啊。

  • 斐濟人(無水)螃蟹食譜料理法

    斐濟人(無水)螃蟹食譜料理法

    斐濟由於是被大海包圍的一座島嶼,因此島上海產豐富,而且價錢便宜,一隻跟雙手一樣大的螃蟹,只需要新台幣 180 元左右。

    在一個偶然機會下,看到斐濟人如何烹飪他們當地最愛的海鮮之一「螃蟹」,因此在這邊做個筆記權當食譜,有興趣的食客們可以一同參考學習,其他世界不一樣的烹飪料理技巧。

    在斐濟人家裡,媽媽們會用刷子將一隻隻的螃蟹外殼清洗乾淨後,通通丟到大鍋子裡。通常我們會用水蓋過螃蟹,然後小火慢燉,但是斐濟媽媽不是用水!斐濟人是利用當地另一項特產「椰子」,取出椰奶水後,覆蓋過螃蟹並燉煮到熟即可食用。

    不過我看的椰奶水帶點黃色,有可能是另外添加了香料,我猜測比較有可能是使用東南亞到印度都喜愛用的香料「薑黃粉」。等到了秋天季節到來,大夥就能用這招烹煮螃蟹換換口味囉!

  • 濕熱午後閒談中暑緩解妙方

    濕熱午後閒談中暑緩解妙方

    一位在國外時認識很久的朋友隨著年節時序進入鄰近夏天的五月,最近總是不斷在通訊軟體 Line 上頭,抱怨天氣變得好熱又濕,每天出門總像是在接受名為濕熱之酷刑,衣服還很容易從裡濕到外,總感覺四周男生們的眼神似乎變得猥褻。

    這抱怨的次數多到讓迷走這個平常只講單句的悶騷鬼感覺到油膩膩,都想往游泳池一躍而下。

    所以當她今晚聊天時又一次問到上班時中暑該怎麼辦的問題時,迷走很爽快地直接告訴她答案。

    「關於舒緩中暑的非醫學治療方法,我還真知道一個很有效的緩解辦法,還是我自己知道的唯一一個辦法。」

    「不用靠刮痧,也不用靠指壓穴位!」

    結果哪知道才剛把這個辦法解答給她聽,立刻被她給了一個大白眼🙄️!?

    「走進後山森林,雙腳泡在冰涼溪水裡,身體躺在溪床上的巨石,睡上一頓午覺。」迷走如是說。

  • 旅行者須知的中華民國行政區域地理劃分:臺灣、澎湖、金門、馬祖、南沙 🇹🇼

    旅行者須知的中華民國行政區域地理劃分:臺灣、澎湖、金門、馬祖、南沙 🇹🇼

    身為中華民國的國民,探訪自己所在國家土地的四方八極(或稱四方八島、四方八道)也是理所當然的一件事。

    前幾年曾經流行一時的319鄉鎮護照,讓許多人足跡踏遍全國境大小鄉村。

    迷走當時也收集了200多個地區印記,友人甚至收集到破300個(有些地點實在是SSS級怪獸等級)。

    我在日本全國旅行的過程中經常和當地人聊天,發現許多日本人可能經常出國旅遊,卻對自己國家只去過少少幾處。或許這就像朋友來我家鄉要我帶路吃好料時,我可能會帶去吃麥當勞是一樣的意思。

    迷走客目前除了交通工具稀少到不容易到達,甚至受到軍隊管制的南沙群島和澎湖群島中一些小島外,好像也只剩下馬祖列島中沒緣分的東莒島和西莒島還沒去過(還有釣魚台辣)。

    倒是迷走雙人組的小翔去過東沙,雖然他也把自己的靈魂遺留在深藍海洋的白色圓圈裡。

    下面替大家整理出來 🇹🇼 中華民國(Republic of China)行政區域的地理劃分,包含臺灣島、澎湖群島、金門群島、馬祖列島、南沙群島以及眾多小島,提供大家對於未來不曉得該計畫去哪兒旅行時能有所依據。

    臺灣島(Taiwan Island)

    • 新北市
    • 台北市
    • 桃園市
    • 新竹縣市
    • 苗栗縣市
    • 臺中市
    • 彰化縣
    • 雲林縣
    • 南投縣
    • 嘉義縣市
    • 臺南市
    • 高雄市
    • 屏東縣市
    • 宜蘭縣市
    • 花蓮縣市
    • 台東縣市

    澎湖群島(Penghu Islands)

    • 馬公市
    • 湖西鄉
    • 白沙鄉
    • 西嶼鄉
    • 望安鄉
    • 七美鄉
    • 吉貝嶼/嘉簸嶼
    • 虎井嶼
    • 東吉嶼
    • 將軍澳嶼
    • 中屯島
    • 花嶼

    金門群島( Kinmen Islands)

    • 金城鎮
    • 金湖鎮
    • 金沙鎮
    • 金寧鄉
    • 烈嶼鄉(小金門)
    • 烏坵鄉

    馬祖列島(Matsu Islands)

    • 北竿島
    • 南竿島
    • 東莒島
    • 西莒島
    • 東引島
    • 西引島
    • 高登島

    東沙群島(Pratas Islands)

    • 東沙島

    南沙群島(Nansha Islands)

    • 太平島

    蘭嶼(Lanyu Island)

    綠島(Green Island)

    釣魚臺

    龜山島

    彭佳嶼

  • 無計畫旅行:歐洲約伴/適合旅遊國家推薦/老師這個職業

    無計畫旅行:歐洲約伴/適合旅遊國家推薦/老師這個職業

    炎炎夏日,閒閒沒事,什麼是消暑的最佳選擇?—— 還用說,當然是一個人的台灣環島旅行。

    不過一個笨蛋,一個人跑去環島,錢還沒帶夠,差點在屏東加霸王油,這可能就有點問題了。

    無計畫旅行!這是一個想法,在新竹求學問道期間,雖然跟朋友經常到處騎著機車到處探路,卻每一次都是臨時起意。主要是因為就算計畫妥善,往往到了當天也是充滿變因,那乾脆就別計畫了唄。

    若你問我說下次還會不會這樣旅行,在台灣這塊土地上可能不太有機會了吧。現在比較想去歐洲,行程有很多選擇,火車會是一種很特別的體驗,自己開車應該也很過癮,就算途中拋錨什麼的也是一番滋味。

    而且第一站一定得是英國倫敦,除了自己本身就超喜歡英國這個國家以外,倫敦的地理位置感覺很像大富翁遊戲的起點(笑)。有興趣環繞整個歐洲的朋友,可以先來聊聊。

    如果是定點旅遊的話,那想去的地方就多呢了。

    埃及、印度、荷蘭、義大利、瑞士、德國、奧地利、大溪地、夏威夷、塞班、日本、南極、撒哈拉沙漠、希臘、紐西蘭、智利、南非、巴西、拉斯維加斯、祕魯、摩洛哥、英國、澳洲、尼泊爾、斯里蘭卡、捷克。是不是太貪心了一點?

    這些地方有著一些我的理由,不光是風景名勝的原因,譬如奧地利是因為真善美的關係、大溪地是因為我外婆家在桃園大溪、巴西則是因為想去看2002靠實力得到世界盃冠軍的土地等等這些有點小白痴的理由。

    話說回來,我現在並不是一個職業旅行家或國家地理攝影師(National Geographic Photographer),以一年去一個地方來算,上述這些地方也要26年,好長的一段日子,所以連我自己都很懷疑會不會去的成。

    有個人,我上面講的地方大部分她都去過了〈南極例外,南極郵輪真的蠻吸引我,只是旅行社行程都是貳、叁拾萬起跳有點難以負擔〉,另外很多我沒想去的地方她也去過了,不過除了個人興趣外,很重要的一點是她時間比普通人多,她是一位老師。

    老師是一種跟號稱閒人(又稱學生)這種職業的人有同樣休假時間的職業,但學生這個行業,除非有人贊助或是努力打工不然可沒本事到處旅行。

    我第一眼看到老師的感覺,可完全不是那種快要環球旅行完畢的資深玩家印象。

    她飽滿的臉上戴著一副土色的老花眼鏡,留了一頭以前女高中生的清湯掛麵髮型,還有著夏天正午看花很熱而去澆花的這種奇怪行動。

    老師的衣服也穿得中規中矩,甚至不像有點年紀的婦女來找我的裁縫師媽媽做洋裝的那些衣服款式,比較像是現在看電視劇中 60、70 年代 20 多歲女孩子穿的那種,簡單一個字「老派」。

    所以當老師說自己旅行過我無法想像的多的國家後,你們就應該知道我當下會有多震驚了。